柠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比赛比分

文章内容

轮椅篮球运动员励志_轮椅篮球参赛选手

tamoadmin 2024-06-05
1.译制片求片名:一个瘫子和一个瞎子去划船比赛的故事,励志片2.张海迪的励志故事3.杭州残运会什么时候开4.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五篇5.约翰·库缇斯的励志故事6

1.译制片求片名:一个瘫子和一个瞎子去划船比赛的故事,励志片

2.张海迪的励志故事

3.杭州残运会什么时候开

4.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五篇

5.约翰·库缇斯的励志故事

6.矣晓沅:坐在轮椅上的励志男孩,高考679分带着妈妈进清华,写的什么?

轮椅篮球运动员励志_轮椅篮球参赛选手

北京时间8月26日,一条微博热搜话题的出现,让原本略显“冷清”的东京残奥会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在这条叫做 #残奥会唯一用嘴打乒乓球的运动员# 的话题下面,我们感受到了太多难以想象的励志的故事,和他们身残志坚的那份感动。

他叫易卜拉欣·哈马图,来自埃及达米埃塔的卡夫萨阿德巴拉德村,曾经是一名工匠。有一次,哈马图在工作结束乘坐火车回家的路上,遭遇事故。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发现自己的双臂都被截肢了。

在一个又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来临之时,他深陷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尤其是当看到路人的脸上流露出的怜悯和同情,哈马图经历了长时间艰难的岁月。

发生意外前从未接触过 体育 运动的哈马图,在当地的青年中心开始联系打乒乓球。经过不断地尝试,把球拍放进嘴里咬住,用脚发球,实现击打,这一切成为了哈马图练习乒乓球的方法。从1986年用嘴打球开始,这一练就是三十多年。2015年哈马图接受邀请,并与乒乓球世界冠军进行了一场表演赛,对手就是中国选手马龙。

那场比赛结束后,马龙说道:“(哈马图)打得非常好,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场比赛,让哈马图的知名度得到了瞬间的提升,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非洲残疾人乒乓球赛中获得第二名后,哈马图得到了参加2016年里约残奥会的比赛资格。时隔5年后的东京,他实现了自己第二次残奥之旅。

哈马图说,他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的最重要的一句人生信条,就是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的一句话:“坚持做你热爱的事情”。哈马图延续了三十多年的励志故事,是这句话最美好的诠释。

和哈马图一样,还有很多运动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同样在乒乓球赛场,年仅16岁的单腿女孩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励志故事。3岁时遭遇的一场车祸,让黄文娟失去了自己的左腿。但老天却给了这个乐观的小姑娘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在东莞市残疾人乒乓球教练员王迎春的带领下,黄文娟来到东莞开始练习乒乓球。

2018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单打TT8级的比赛,当时只有13岁的黄文娟遗憾止步半决赛,并最终拿到铜牌,今年的东京残奥会,16岁的她是此次东京残奥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之一。

除了哈马图和黄文娟,你还知道他们吗?

·他用一条腿征服世界·

连续三届残奥会冠军,破世界纪录,侯斌,他用一条腿就征服了全世界。

2008年北京残奥会,侯斌担任主火炬手。他坐在轮椅上,紧拽着绳索一点一点往上攀缘,最终经过39米的高度、169次拉动之后,点燃火炬!全场为他呐喊加油,他用行动再次感动了全世界。

·整个泳池里唯一咬着毛巾出发的人·

2012年伦敦残奥会100米仰泳决赛,比赛开始前,郑涛在等待出发时嘴咬毛巾。比赛中他劈波斩浪,用头撞壁结束比赛,“无臂飞鱼”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感动了无数人。2016年里约残奥会,郑涛以1分10秒84的成绩成功蝉联仰泳项目冠军。

·我从没想过能自由奔跑·

2016年里约残奥会,刘翠青获得2金1银1铜。除了自身的努力,她的领跑员徐冬林也是她最信任的搭档。搭档近十年,徐冬林就像她的眼镜,他们“牵手”一起奔向光明。曾经的一段采访中,主持人问刘翠青“如果能给到你光明的话,你第一个想看到的人是谁?”,她说:“看一下我的领跑员”。十年默契,两位请继续奔跑吧!

·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生于1988年的周洪转,3岁时因病导致双腿残疾,身体的缺陷一度让她十分自卑。然而,从北京到伦敦再到里约,她在三届残奥会田径比赛中六度摘金,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她的家里摆满了整面墙的奖牌和证书。

作为沧州 历史 上首位残奥冠军,周洪转踏上了第四次残奥会征程。东京残奥运,她将参加轮椅竞速100米、400米和800米的比赛。

·失去双臂,他仍全力奔跑·

2012年伦敦残奥会男子100米T46级比赛,赵旭以11秒05夺得金牌。出发前,他在跑道上说的那句“我要飞”,感动很多网友。

8岁时因为受到高压电击,赵旭失去了自己的双臂。参赛选手中只有他是唯一一个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这样的起跑姿势存在很大的劣势,但是赵旭从第四的位置慢慢追了上来,最终一举多得冠军。

·用信念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天空·

7岁时的谭玉娇,因为急性骨髓炎导致右腿肌肉萎缩,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13岁开始练举重,19岁获得世界冠军,26岁拿到奥运会金牌,谭玉娇说,杠铃是你不举起来你就会被它压住,这也是对生活的态度。

体育 运动是人类与自身极限做斗争,那么残疾人 体育 则是其中的典范。这些残奥会运动员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们却无时无刻都在向着这个 社会 传递着自信与阳光,无论比赛结果如何,人生的金牌早已经挂在了他们的胸前!

东京残奥会已经在8月25日拉开帷幕,中国代表团首个比赛日斩获5金1银2铜,而在8月26日的比赛中,中国健儿还在继续创造着好成绩。

8月25日上午,中国三名残奥自行车选手接连打破世界纪录。在自行车女子3公里个人追逐赛C1-3级比赛中,中国队选手钱王伟、曾思妮和王小梅分别打破C1、C2和C3级别世界纪录。当天下午进行的金牌赛争夺中,王小梅夺得场地自行车女子3公里个人追逐赛C1-3级银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东京残奥会的首枚奖牌。

8月25日下午,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中国选手李豪夺冠,中国 体育 代表团斩获本届残奥会首金。

李豪夺金之后,中国轮椅击剑队继续强势发挥。男子佩剑个人赛B级决赛,冯彦可15比11战胜波兰选手,为中国军团夺得本届残奥会第二金!

女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赛中,中国选手边静15比7击败格鲁吉亚选手,夺得金牌!

女子佩剑个人B级金牌赛中,中国选手谭淑梅同样以15比7的比分击败头号种子乌克兰选手奥莱娜·费多塔夺得金牌!中国轮椅击剑队将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产生的4枚轮椅击剑项目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首个比赛日傍晚,女子200米自由泳S5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张丽以2分46秒53的成绩夺得金牌,成功卫冕。

8月26日,东京残奥会来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健儿继续有着出色的发挥。

女子举重41公斤级比赛,中国选手郭玲玲第一次试举就以105公斤的成绩打破残奥会纪录,随后试举108公斤成功,打破自己先前创下的赛会纪录和世界纪录。锁定金牌后,郭玲玲又在第四次试举中成功挑战109公斤,再次刷新纪录!

截止发稿前,中国 体育 代表团已经在本届东京残奥会收获6枚金牌,4枚银牌和5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一。

文|DBSQ

编辑|DBSQ

译制片求片名:一个瘫子和一个瞎子去划船比赛的故事,励志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励志演讲稿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演讲稿 篇1

分享一篇身残志坚大学生的励志演讲稿,他叫矣晓沅,清华大学录取的第一个双下肢全残疾的本科生。他也曾奔跑如风,然而6岁那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11岁开始与轮椅为伴。对于一个曾经可以行走的孩子,这个沉重的打击险些摧毁他的人生。母爱让他阳光开朗,坚强独立,一本《霍金传》成为了他心灵的救赎。

“没有一丝因残疾带来的消极态度,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很符合清华大学的校训。”这是清华大学录取后对他的评价。

他承受着正常人双倍的艰辛,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反思自己,是否在满足中早已忘记了拼搏的意义,希望停留在记忆中的短暂瞬间,不该就此定格。希望,一直在远方。

以下是矣晓沅在20xx年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颁发大会上的演讲

轮椅上的人生,照样发光发热

身残志坚清华学子矣晓沅在20xx年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颁发大会上的励志演讲稿

我来自云南省玉溪市这座宁静的滇中小城。本来平静的生活为一场疾病的造访而破坏殆尽。6岁时,我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侵蚀破坏人体关节、并且无法治愈的疾病,在医学界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从那以后,我变得不能下蹲、不能奔跑、不能跳跃并且因为常年使用激素治疗,在我10岁时,又并发了双侧股骨头坏死这一病症。在医院里抢救了两个月,我最终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却再也无法站起来了。

即使坐上了轮椅,我也没有放弃我的人生。

小学剩下的两年、初中、高中,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我记得每一天,我的母亲骑着自行车载我到学校,再背我到四楼的教室;我记得一次又一次,同学与老师把我抱到五楼,进行物理实验。我也曾悲伤绝望,我也曾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可不论有什么困难,不论我的疾病对家人、对周围的人造成了怎么样的负担,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都没有放弃我。努力学习,这或许是我表达感谢的唯一手段。

虽然在中学时,我曾因病情恶化两次休学治疗,但在他人无私的帮助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仍然考取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并于20xx年,取得了全省第16名的高考成绩。

刚得知高考成绩时,我和我的家人喜忧参半会不会有高校愿意接受这样一名身体不便,无法自由行动的学生?就在这个时候,清华招生办的老师主动联系了我们,说清华不会拒绝一名成绩上线而且自强不息的学生。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清华校训的蕴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之后,我的父亲独自在家中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而我的母亲则放弃了教师的工作,陪我来到了清华。

来到清华园时,已是我坐上轮椅的第十年。多年来病情不断发展,我全身大小数十个关节都被破坏殆尽,严重变形。我不仅不能站起来,甚至连转头、抬手、弯腰等动作都变得十分困难,每到阴雨寒冷的天气,我的手脚还会疼痛,必须服用止痛药才能活动。我疾病的治疗费用、母亲和我两人的生活费用也对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来自云南的我计算机基础薄弱,加上手指活动困难,刚入学时,我每天都得花两个小时练习最最基础的打字。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根本不算事,但对我来说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艰辛困苦。

再次体会到清华厚德载物的底蕴是在入学后。入学不久,系里的老师就主动帮我申请了校友励学金,为我的家人减轻了经济负担,让我能更专注地学习;各位校领导也一直关心鼓励着我。校友导师朱红学姐待我如家人,用她的正能量鼓激励着我。

我的班主任主动帮我申请体育课的免修,时常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和病情;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时,辅导员都亲自安排好同学帮助我上下楼;每到期末,同班同学都把我抱到二楼的男生宿舍,替我逐一解答不懂的题目。在他人的帮助下,我逐渐习惯了清华的学习生活,与大家一起拼搏努力的时光弥足珍贵,我的学习成绩也从入学时的年级80名一点点进步到了现在的年级十几名。

“帮助”,这两个字对我而言真的非常重要。因为我是一个极其脆弱的人,没有母亲在身边,我连拿水杯、穿衣服这样的日常行为都无法做到;没有同学的帮助,我连换教室上课都无法实现。亲人朋友们为我撑起了一片天,学长老师们为我铺就了一条路。而我也能感受到“感恩”这两个字的沉重。我得到的帮助太多太多,但由于身体的不便,我能做的事又太少太少。

一寒假,我回到高中与学弟学妹交流学习经验。当时有一位高三的学弟,拿着一张纸来让我帮他签名。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伟大人物,所以拒绝了。然后学弟在纸上画了一条线,说接下来的一学期,他会不断努力,如果他能考取清华,希望我在清华里为他补上签名。当时我不甚在意,但半年后,我在清华园里见到了他,他考取了清华的工程物理系。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一个人的一份努力,也可以成为他人前进的动力。我想,我可以在自己小小的范围内发光发热,用这份光,去答谢他人;用这份热,去告诉大家命运是可以靠自己的付出改变的。

于是我去参加社会实践。20xx年我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考察支队,并担任队长去云南腾冲探寻中国远征军的战斗遗址。在云南境内六天,驱车行程1500公里,从偏远小镇的抗战博物馆,到怒江之畔的松山战场。

轮椅走不了的砂石路,我的母亲扶着我一点点挪动过去;登松山时,只有崎岖的木质栈道,于是我的队友,还有当地的农民朋友,接力把我抱到了松山之上。从筹备时的外联,到实践中的采访,再到之后的报告撰写、视频制作,作为一名队长,每一步我都认真走完。

于是我担任班级舞台剧的编剧和导演,为20xx年计算机系学生节筹备班级节目。四稿剧本,五次审核,和演员们一周一次的排练。联系后勤,制作道具,时常需要修改剧本到深夜。但当节目成功演出,看到人人墙上大家对我们节目的称赞时,心中溢满的是温情。

于是我去辩论,我先后参加了计算机系辩论队和校辩论队,分别代表系里和学校去参加比赛。在清锋明辩的比赛中,我顶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每周挤出十几个小时准备比赛,与队友一起讨论到深夜。对我来说,凌晨三点的清华园已是熟悉的风景。

我就这样坐着轮椅,在赛场上与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学校的辩手们辩论。去校外比赛时,因为行动不便,我会坐地铁早早出发;去天津、南京参加比赛时,往往是周五去,比赛完后周一还要赶回学校上课。虽然辩论之路充满艰辛,但我一直坚持至今。因为我无法在绿茵场上奔跑,无法将篮球用力投出,但我可以在自己语言与思维的疆场上驰骋,为院系、为学校争得荣誉。

恍惚间,我在清华园中已生活了近三年。从当初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奋发努力,靠的是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的关心。“清华”二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机遇;各位学长的帮助,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阅读,还能用双手编写程序代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身体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学习对他们来说,有更多阻碍。我希望将来能继续进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和输入法等领域,创造出能让他们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梦想。

我想今天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艰难困苦,都曾走过崎岖坎坷的人生道路。

或许我们的世界曾经充满黑暗,但关怀与帮助是一支火炬,我们从各位学长的手中接过了它,照亮了我们小小的一方天地。

那么,即使再难,我们也愿将这支火炬继续燃烧并传递下去,总有一天,星星点点的火光将会驱散黑暗。

这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太多,借着这次机会,我想感谢我的父亲,他在遥远的家乡以一人之力撑起了这个家,我想感谢我的母亲,她现在就在台下就座,她几乎牺牲了自己的全部,成就了我的人生。

励志演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港湾里的幸福。

有一天,我问妈妈:“您觉得一个孩子的出生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妈妈反问:“你觉得呢?”

我说:“我觉得是悲剧呀。”

妈妈问:“为什么?”

我说:“首先,养一个孩子要花很多的钱,然后,爸爸妈妈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照顾他的生活,关心他的学习。

这样爸爸妈妈就会变得没钱,也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这不是悲剧吗?”

妈妈微笑的摇摇头说:“其实能和你一块成长是爸爸妈妈最骄傲也是最喜欢做的事。我们的家就像一个港湾,家里的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护着其他的每个人,即使辛苦一点累一点,也都是值得的和幸福的。所以,不管你是优秀还是平凡的孩子,你都是爸爸妈妈最大的喜剧。”

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其实爱是付出,不是计较,听了妈妈的话我更爱我那幸福的港湾了,这里没有汹涌的惊涛骇浪,只有相亲相爱的.每个朝夕;这里没有无理的苛责埋怨,只有甜蜜的点点滴滴和浓浓的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演讲稿 篇3

青春励志演讲稿——勤奋,成就人生

卓:勤奋,是扣开成功人生的敲门砖.姗姗: 一勤天下无难事。李喆:业精于勤,荒于嬉。合:这里是经典天天读,敬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播音的主题是:勤奋,成就人生。我是42李卓,我是64李喆。我是4.4许姗姗。

哲: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的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武装自己的头脑。

卓: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曾国潘先生在家看书,重复诵读了很多遍却还没有背下来,这时来了个贼,却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觉。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姗:编故事的人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只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奋而将天分变为天才!一位哲人曾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都离不开勤奋!

哲: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作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史学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游迹生活;

卓: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的看书学习,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奋分不开的。

姗:勤出智慧。古希腊有个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但他并不灰心,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终,他成为了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卓: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亦没有掉馅饼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远只能对别人胜利的果实垂涎欲滴,而自己却尝不到果实的味道。

合:默默耕耘,用心付出汗水和心血,我们就可以自豪的交给人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励志演讲稿 篇4

同学们好!

今天,是我们的班会日,我想用演讲的方式和同学们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班级,我们是很多人曾经看不起的班级。我们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失败,甚至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已没有了什么希望。我想说:年轻没有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没有什么可以失落的。我们也是人,为什么我们要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为什么我们就甘心停留在别人的身后!

我只想告诉大家,我并不强求你们一定要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我只要你活出精神来!不要窝囊地活下去。

我们的世界,从来就不是为适应弱者而存在的。

物竞天择。日本电视剧《龙樱》,描述了一群被所有人评价为最差的学生是怎么通过奋斗考上一流的东京大学的。我们三班也曾经别别人认为是最差的班级,那些日本孩子能由最差考上最好的大学,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活出个人样呢?就不能活出一点精神呢?我只要求你人活出一点精神来!

什么是精神?

有人问抗日战争东北军将领马占山,日本人的精良,战斗力很强,你明明知道打不过日本人为什么还要打?马占山回答:就算打不过他我也要甩他一身鼻涕!

这就是精神。

但是,我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我们很多同学既不学习也不奋斗,即使玩都没有耐心,玩都玩不出水平;我听到很多学生在抱怨,抱怨学校不好,抱怨老师不好,抱怨班级没有学习氛围。你没有看到我们班上很多同学,埋着头,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吗。环境永远是客观的,而你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才是决定自己的根本因素。

同样是三班的学生,有的人活得就是那么消沉,有的人活得就是那么有精神。

我们得问一问自己,活得有精神吗?我们上课睡觉,理由是听不懂;我们抄别人的作业,甚至连抄都懒得抄,理由是不感兴趣;我们总要求别人理解我们,但是我们从不考虑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到底需要什么?

我和同学们讲过自己的故事,在初二的那年,跟随着很多不学习的同学,我也逐渐将课本抛在了脑后,语数外三科我也只有语文可以考个及格分。120分的英语只能考30-40之间,因为这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瞎蒙都可以得到的分数,因为英语的选择题多。数学120分我只能考到0-20之间,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因为连续的补考不及格我还被老师罚过两块钱,知道吗,两块年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的农村家庭它意味着多少钱,当我向父母张口要的是因学习成绩差而被罚的款时,父母的心伤的有多重啊!

就这样,我的初二废了。我永远忘记不了初三时一个叫费明生的同学,他叹息着告诉我:兄弟,你废了!知道吗?我是一个从小学到初中都优秀的学生啊,我不想接受被废了的这个现实。我问他:大哥,我该怎么办?他就告诉我了七个字:像个男人,拼命学!

从此,我就在心底告诉自己:活出个人样来!那时我几乎抓住了能抓住的一切时间,我就告诉自己只要我的命孩子我就会赶上别人。那时我买了很多参考书,一个个题目来做,不会的就问别人,好的题目和重要的题目都记在了笔记本上,然后反复地看反复地琢磨。知道吗?初三一年,只是笔记我就做了21大本。

一口气,一种活出人格和男人的信念,我在当年的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而那年我们学校能考上这所高中的仅仅有8个人!

励志演讲稿 篇5

什么是正能量?在我看来,能让你积极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

一个阳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一样的心情,正能量其实很简单,无处不在。简而言之,能让你激动并振奋的,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正能量!这种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今也慢慢的实化起来,科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时候能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物质,正能量能有助于我们的健康。诚然,乐观开朗本来就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而反观现实,冷漠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可以对一个被车碾过的小孩视若不见,也可以对因路滑而滑到在街上的老人熟视无睹,负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隐隐涌动,汇集。如果没有正能量,万物枯萎,动力机都会停下,人类更是无法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正能量并非维持生命,而是给予我们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爱的力量。这种正能量是能传递的。是的!我们需要正能量,给自己充满正能量,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如何找寻正能量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他认出获得,但是整日靠他人“接济”未来的正能量又何能缓解现代都市的压力,况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不断损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事实上正能量也正是这样藏匿于我们的眼皮底下:也许就溶在一杯咖啡里面,也许就隐于一行优雅的诗句里,也许就呆呆地在每个慵懒闲适的恰到好处的午后等着我们。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能量,正能量并非与什么东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只要我们想就可以创造出无止境的正能量,从别人出汲取,不如自己创造。

可有的人总爱抱怨说,我的上司太苛刻了,我的老师太严厉了,我的父母一点都不关心我的想法,总之我的环境整个儿一个都是负的,我何去寻找正能量?

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能感受到他们传递给你的正能量。正能量还包括了爱与奉献,传递爱也是正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把能量继续传递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生活在一个积极快乐的环境里。

如果不能适应它,那就尝试去改变它吧。培根说:“如果你有一份快乐,你将它告诉别人,那么你将拥有双份的快乐。”所以,不要吝啬你的正能量,将他释放出去,你将拥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从今天起,给上司一个微笑,给你的老师一份赞许,赠你父母一个拥抱,慢慢的,也许你就会发现,你和你的周围充满了正能量。如果每个人都如此的去做,正能量就将会像太阳一样散射出去,也许我们再看到路边无助的老人,寒夜里啼哭的幼崽,我们就都会伸出一只手。这样乌托邦式的世界将会是何等的有意义,有快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世界!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正能量,春暖花开。

励志演讲稿 篇6

各位来宾:

大家好!

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

1)做你真正感兴趣、与自己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我发现我的“生产力”和我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如果面对我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掉40%的时间,但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我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会花100%的时间而得到200%的效果。要在工作上奋发图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改变你的状态的关键是心理而不是生理上的问题。真正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你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渴望、一种意志。

2)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挑一个星期,每天记录下每30分钟做的事情,然后做一个分类(例如:读书、准备gre、和朋友聊天、社团活动等)和统计,看看自己什么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

凡事想要进步,必须先理解现状。每天结束后,把一整天做的事记下来,每15分钟为一个单位(例如:1:00—1:15等车,1:15—1:45搭车,1:45—2:45与朋友喝茶……)。在一周结束后,分析一下,这周你的时间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有没有活动占太大的比例?有没有方法可以增加效率?

3)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时间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现在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所以没有任何借口再发呆一次。我前一阵和同事一起出差,他们都很惊讶为什么我和他们整天在一起,但是我的电子邮件都可以及时回答?后来,他们发现,当他们在飞机上和汽车上聊天、读杂志和发呆的时候,我就把电子邮件全回了。重点是,无论自己忙还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时间碎片做的事先准备好,到你有空闲的时候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4)要事为先。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当天一定要能够做完。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要理解急事不等于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办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有些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你要学会放掉,要能对人说 no! 而且每天这三件事里最好有一件重要但是不急的,这样才能确保你没有成为急事的奴隶。

5)要有纪律。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学习没有被排上优先级次序”。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6)运用80%—20%原则。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7)平衡工作和家庭。我对于家庭的时间分配是用下列的原则:

划清界限、言出必行——对家人做出承诺后,而且一定要做到,但是希望其他时间得到谅解。制定较低的期望值以免造成失望。

忙中偷闲——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视了家人,有时10分钟的体贴比10小时的陪伴还更受用。

闲中偷忙——学会怎么利用时间碎片。例如:家人没起床的时候,你就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做你需要的工作。

注重有质量的时间(quality time)——时间不是每一分钟都是一样的,有时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坐在旁边上网就可以了。要记得家人平时为你牺牲很多,度假、周末是你补偿的机会。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张海迪的励志故事

《好运连连》

英文名 《GOOD LUCK》

年轻英俊的奥里曾是橄榄球职业赛中最受瞩目的球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事业飙升,前途一片美好的时候,一场意外,使他双目失明,奥里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橄榄球赛场。从此以后,他的人生陷入黑暗。他开始自暴自弃,脾气也变得暴躁异常,甚至还因为砸坏了别人的汽车而被关进监狱,奥里觉得生活毫无希望。这一切,直到他遇到了同样残疾、坐着轮椅的大学老师莱姆之后才有所改变。

莱姆努力说服奥里和他一起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橡皮筏大赛——赛舟会,以此来激励所有的残疾人勇敢地面对生活,并证明残疾人也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奥里同意了莱姆的提议,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可以暴露他的身份。

于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一拍即合,带着橡皮筏出发了,在路上他们互相帮助、彼此磨合。莱姆是奥里的眼睛,而奥里就是莱姆的腿。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逐渐建立了彼此信任、互相依赖的挚友关系,而奥里在旅途中也慢慢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经过长途奔波,两人终于到达了举行赛舟会的小镇金城,但令他们失望的是,赛舟会不允许残疾人参加比赛,这使他们懊丧不已。就在这时,种植园主索加出现,告诉他们可以作为自由选手参赛,但是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事先练习。索加的话重燃了两人的希望。奥里和莱姆在河上努力练习,却不幸遇到湍流,险象环生,两人几经挣扎终于脱离了险境,并再一次遇到了索加和他的两个儿子,索加道出了奥里的真实身份,并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时作为最佳橄榄球员的经历。索加的故事,使奥里领悟到了很多,他不再自怨自艾。

为了争取正式的参赛资格,奥里和莱姆在索加的帮助下与赛舟会举办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橄榄球比赛。并且事先约好,如果奥里和莱姆赢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参加橡皮筏比赛。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两个残疾人可以赢得比赛,而比赛的最初情况也确实如此,奥里一方频频失误。在比赛过程中奥里逐渐恢复了对橄榄球的信心,并公开了自己曾是橄榄球明星的真实身份,人们得知后,兴奋地为他加油鼓劲,终于在关键时刻,奥里发挥了职业球手的实力,赢得了比赛。奥里和莱姆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赛舟会,并且凭借着完美的配合最终到达了终点。

杭州残运会什么时候开

关于张海迪的励志故事

 张海迪是个很厉害的人,她的故事至今鼓励着我们成长,我们要向张海迪学习,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张海迪的励志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张海迪的励志故事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样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十分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最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但是正因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己。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学完了。但是很难哪,得走不少弯路,多耗费很多时刻。一道算术题,她做12遍,得出的竟是12个答案!她本来就不喜爱算术,得啦,丢开不学算了!但是不行,硬着头皮也得学会它,第13次最后算对了,发奋是加倍的,但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呀。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潜质,便随着知识一齐增长起来了。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亲张坦夫、母亲毕江娇,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十分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忙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发奋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书上写着怎样样进针,能够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己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后掌握了必须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正因感染而死去,我给别人当医生,我也给自己当医生,15岁在农村的时候,我生了褥疮,晚上点着小油灯,对着镜子,我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因此,此刻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

 当年,张海迪作为一名待业青年,也曾有过自卑感。“1年多的时刻里,我四处报名,八方写信,常常在招工单位的门口一待就是半天。我真想能为社会做点事,可就是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废人。”于是,当年,张海迪想到过自杀。

 1974年7月1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好遗书,说自己不愿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30片冬眠灵,又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在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楼村的乡亲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又想到了保尔在海淀公园自杀的情景,他也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些,张海迪挣扎着爬起来。可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来了,于是,她拼命地喊:“快来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

 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最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日后,曾有记者问张海迪:如果你能拥有第二次生命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张海迪说:“假如我能再有一次生命,我会实现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当一个医生,这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15岁时就自学医术给乡亲们治病,但没有机会真正穿上白大褂当一名白衣天使。”

 之后,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忙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一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七八个年头的发奋,她不仅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修改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当初,为了给张海迪治病,母亲变卖了手表、衣服等物品,还欠了一身的债,从无怨言,默默地尽着母亲的神圣义务。尽管家里穷,但父母总是尽最大发奋满足她的要求。凡张海迪喜爱的书,不管花多少钱,跑多远的路,父母总要想方设法给她买到。生日或节假日,书成了父母送给她的最佳礼物。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之后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1年,张海迪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称号,这年12月《》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2年,张海迪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这天,张海迪总在说,人就得有勇气与生活中的不幸抗争。人的一生总会有坎坷,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张海迪喜爱豪言壮语,正因她将自己的生活与座右铭式的豪言壮语融合在了一齐,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张海迪热爱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

 关于张海迪的励志故事——轮椅上的梦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 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当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勇斗病魔的事迹,她那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和赞誉的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择。经过深深的思考,她认为:生命的最终意义是要努力实现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说:“我要振奋精神,让自己的精神飞翔。我也希望在困境中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变,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直在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不懈努力的张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童,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以自己的事迹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撰写提案。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张海迪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事迹让人们记住了张海迪,记住了那个说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灰姑娘”,记住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她生命期限的预言、昂头笑对人生的“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命,至情至性张海迪”,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最精到的描绘。

 年过五旬,当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轻;时过境迁,如今的“80后”、“90后”对她的事迹可能不再耳熟能详。我们重温海迪的故事,是为了见证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依然“年轻”,“海迪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历程评述:

 在今天的一些青少年看来,奋斗、磨炼、挫折,这些成功前的环节最好通通省略,最好自己走在大街上,能被大导演、大星探一眼看中,最好能凭借一部片子、一场“选秀”一夜成名……

 张海迪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梦。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后来还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验证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的真理。

 附: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张海迪的故事》,我深有感触。

 张海迪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但她努力自学,不但学习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还研读了《针炙学》内科等学书籍,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自学了美术、音乐、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并进行译著,创作《轮椅上的梦》等作品,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了张海迪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心,就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一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读到这里,我深深感动。她是一个残疾人,面对病痛的折磨,还能自学这么多知识。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顽强战胜病魔的海伦凯勒,看到了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以及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影子。

 读完之后,我想到了体操运动员桑兰,桑兰曾在中国体操队享有“跳马冠军”的美誉,并获得过多项荣誉,但她却在意外的体操练习中失手,几秒时间矫健身手变成了瘫痪,然而坚强的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始终坚持着已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我又联想到了自己,遇到困难时,我总退缩,不是让爸爸帮忙,就是让妈妈做,今后,我要向张海迪学习,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就象大海里没有礁石就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就成不了强者。我也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的励志语录

 1、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比今日还要好。

 2、如果我能站起来的话,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

 3、作为女性,应当宠辱不惊,或者说荣辱不惊,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

 5、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6、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

 7、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8、在困境里,要树立信心,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还要自我鼓励,以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

 9、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诞生的。

 10、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1、我感激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仅活着,并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

 12、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间。

 13、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

 14、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15、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事业。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向是那样的乐观,对完美的生活充满活力。

 16、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

 17、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18、当你突然应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我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必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19、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20、今日我们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活力,一个人有了活力才会热爱生活,才有生活的动力。

 21、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22、我们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

;

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五篇

杭州亚残运会的举办时间为2023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

杭州亚残运会的举办意义如下:

1.是追求极限的竞技之美

有种观点认为,残疾人运动对抗性较弱,观赏性不怎么强。也许是你没有真正关注过残疾人运动。比如竞速轮椅项目,观看时如同看**《速度与激情》一样紧张刺激、扣人心弦,中国的优势项目游泳,角逐非常激烈,还有轮椅篮球的对抗性丝毫不输健全人篮球赛等等。

相比亚运会,亚残运动员以残缺之躯比肩健全人,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健全人,他们表现出来的竞技精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更为赛事增添魅力。

2.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之美

如果说亚运会体现的是亚洲人类最强健的体魄,那么亚残运会彰显的是亚洲最不屈的灵魂。

出生时被医生宣判“一生都要坐在轮椅上”的香港残疾人运动员苏桦伟,4岁摇摇晃晃学会走路,却在15岁拿到田径金牌,并统治残疾人短跑赛道12年,被称作“中国的阿甘”。

他的励志经历被拍成**《妈妈的神奇小子》,令无数人动容。左小腿截肢、全身大面积烧伤的黑龙江女孩韩淼雨,面对厄运,央求父母同意她练举重,最终戴着义肢的她在雅加达亚残运会摘得女子举重73公斤级金牌,打破亚洲记录。

3.是温情动人的友谊之美

东京残奥会上,由于亚军季军坐着轮椅,冠军得主、中国选手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这是发自本心的尊重与谦卑。“如果重见光明,第一眼想看到领跑员的脸!”

中国选手、盲人运动员刘翠青与领跑员徐东林之间的那根牵引绳,是人与人之间最至诚的信任,演绎了“你是我的眼”的赛场版。

历届残奥会、亚残运会赛场上出现的运动员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画面,超越了国界,升华竞技体育的精神境界。

约翰·库缇斯的励志故事

#励志名言# 导语梦想不因身体的状况而失色,拼搏不因身体的残障而落没,努力不因身体的不足而退却,下面是 整理的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

1.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

 残疾人自强创业明星李金其的故事

 “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敢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40岁的东北汉子李金其,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 性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幼年的李金其饱尝苦难。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使他几乎完全瘫痪,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治疗与锻炼,让他再次站了起来,但右腿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学校里同龄人的嘲弄与冷落,一度使年幼的李金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我甚至不敢与健全人的眼光对视,连上下学都专挑人少的小路走。”

 中学班主任一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李金其紧闭的心门,使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如今管理着数家企业的李金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暗流险滩,但我从不畏惧困难,因为每个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谈到创业历程,李金其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1997年,他所在的国有化工厂倒闭,而立之年的李金其下岗了。肩负着家庭生活压力的他没有自怨自艾,自筹资金创立了黑龙江鑫盛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根据他自己对化工行业的了解,李金其将企业生产方向锁定在聚氨酯材料上。这种材料具有绝热保温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建筑及热力管线等领域。

 创业初,李金其对聚氨酯的生产工艺并没有完全掌握。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拖着病腿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了测试产品耐寒性,他严冬时节带队北上黑河、海拉尔、根河等地,在冰天雪地中做试验,一呆就是几个月。

 通过对野外试验数据的分析,李金其掌握了聚氨酯低温发泡的属性,使得聚氨酯的应用领域得以扩宽。这一发现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企业也逐渐获得回报。目前,李金其在哈尔滨、上海、佳木斯等地经营着几家大型化工企业,最早创立的鑫盛化工从年产值几百万元发展到年产值几千万元。

 李金其告捷了。但常常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的李金其,从没有忘记关心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他将帮助他们走上独立自强道路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在佳木斯的贫困地区捐建小学,为宁夏农村的一户残疾人家庭翻盖新房并送去彩电和冰箱,资助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完成学业。从2003年起,他每年为30多位贫困残疾人订阅报刊。10年来,他逢年过节都去看望邻居贫困老人,为他们购买年货。2007年底,李金其被评为全国首届肢残人“自强创业之星”。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刚刚相反,自己的性命若对更多的 性命担负起责任,这样的 性命才是充实而美丽的。”李金其说。

2.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

 一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建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了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十三岁那年,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的演奏,观众被他的'音乐震憾了,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乐世界中,他忘却了残缺肢体带来的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天练琴的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的训练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的转折,让成为钢琴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带看钦佩的心在仰望他灵魂的“高度”。

 可是,再伟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的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的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的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己: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积极的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了不久,他的事业又迎来了辉煌的时刻,不仅签约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的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曾经问他告捷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特别偏爱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后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最的侏儒,一个积极向上,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的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的残疾人。他的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的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3.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

 只有左脚,照样写出 性命的精彩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 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4.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

 无手着名摄影家郑龙华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 性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告捷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告捷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告捷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告捷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告捷,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有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有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5.关于残疾人励志小故事

 无臂也想飞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待有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有许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央,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有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有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矣晓沅:坐在轮椅上的励志男孩,高考679分带着妈妈进清华,写的什么?

 当父亲在医院第一眼看到新出世的儿子时,他的心都碎了?小家伙只有可口可乐罐子那么大,腿是畸形的,而且没有肛门,躺在观察室里奄奄一息。雪上加霜的是,医生断言,孩子几乎不可能活过二十四小时!悲伤的父亲回去给孩子准备好小衣服、小棺材、小墓地后,回到医院发现儿子居然还活着。可医生又接着说了,孩子不可能活过一周;然而,小家伙挣扎着,活过了一周,又是一周?孩子顽强地活了下来。父亲将他带回家,取名约翰?库缇斯。小约翰实在太小了,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像庞然大物。胆怯的他对任何比他大的东西都充满恐惧,尤其是家里的狗经常欺负他。然而,家人并未因为他的恐惧而给他多几分关爱。相反,父亲经常对他说:?你必须自己面对一切恐惧,勇敢起来!?

 时光飞逝,小约翰上学了。当他背着比他个头还大的书包、坐在轮椅上开始憧憬新的生活时,他压根也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噩梦。学校里有很多调皮的学生,个头矮小的约翰几乎成了他们的玩偶。他们掀翻他的轮椅,弄坏他轮椅上的刹车、让他从学校走廊直接?飞?进老师办公室,甚至把他绑在教室的吊扇上随风扇一起转动。最恶劣的一次是几个同学用绳子绑住他的手,用胶纸封住他的嘴,把他扔进垃圾箱里,接着在垃圾箱外点起了火;滚滚浓烟令约翰窒息,他恐惧极了,瘦小的身体拼命挣扎,直到一位老师将他解救出来? 后来,约翰上了高中。有一次幻灯课上,约翰出去上厕所,可是,他在黑暗中每移动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疼痛。当他来到光亮处,才发现自己的手上扎满了图钉,鲜血直流。约翰终于无法忍受了。回到家,望着镜中的自己,想着自己一次次被折磨、被侮辱的遭遇,他放声大哭。他想到了死亡想到了自杀,但,他还是舍不得疼爱他的双亲?高中 毕业 后,约翰决定给自己找个工作。那时候,他已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每天早上,他爬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的店门,问店主是否愿意雇用他。可等人家打开门时,根本就没有发现几乎趴在地上的约翰,就又把门关上了。

 终于自食其力

 1987年,17岁的约翰?库缇斯做了腿部的切除手术。因为那两条从来也没有派上过用场的畸形的腿像尾巴一样翘起来,行动非常不方便。约翰成了?半?个人,但行动更加自如。同时,还避免了因为腿上的溃疡和皮肤感染及骨髓炎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中学毕业,约翰开始找工作。他趴在滑板上,敲开一家又一家店门,问是否愿意雇用他?而很多时候,人家打开店门,根本没有发现几乎趴在地上的约翰,又把门关上。

 约翰在杂货铺干过,在一个仪表箱公司扭过螺丝钉。他每天凌晨4:30起床,赶火车到镇上,然后踏上他的滑板从车站赶到几公里之外的工厂。尽管生活艰辛,但是能够自食其力,约翰勇敢而快乐地生活着。

  成为运动健将

 约翰有着希腊血统,他全身上下总是充满竞争和拼搏精神,有着天生的运动员气质。12岁起,约翰开始打室内板球,还喜欢上了举重和轮椅 橄榄球 。由于手部的长期使用,他的手臂有着惊人的力量。他的命运其实从那时就开始转变。

 然而,每当约翰戴着太阳镜和运动头盔出现在赛场上时,小孩子们总会喊起来:?看哪,来了一个会走路的头盔!?

 1994年约翰?库缇斯成为了澳大利亚残疾人 网球 赛的冠军;2000年,约翰拿到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并在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约翰还获得了板球、橄榄球、 足球 和橄榄球的二级教练证书。他用成绩回击所有的嘲笑和侮辱。

  演讲改变命运

 一次偶然的公开演讲,给约翰带来了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午餐会上,约翰应邀对自己的经历做简短的演讲。?我一定要把最勇敢的一面呈现给观众!?约翰告诉自己。演讲结束之后,他的经历和现状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一个女性跑到台上,哭着告诉约翰,她非常不幸,正准备自杀,身上还带着手枪,听了他的演讲后,她要好好的活下去。这时,约翰忽然清晰地发现,到讲台上去,讲出自己经历的恐惧和忧伤,讲出自己的挣扎和拼搏,给他人以启迪,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约翰开始了公众演讲。在演讲过程中,约翰尽量削减他的生理特性对听众造成的影响,而是尽可能地讲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话。他希望观众是来分享他的人生 经验 而不是来看?怪物展览?。约翰有着天生的演讲家的气质,语言幽默、反应敏捷。在演讲台上,约翰用粗壮的胳膊支撑着身体,眼神炯炯,声音洪亮,仿佛拿破仑激励他的千军万马向前冲。到现在为止,约翰在190多个国家,做了800多场演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和影响了200多万人。

  扼住命运咽喉

 1999年下半年,约翰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知名人物,他已经订婚正准备结婚。然而,一个巨大的灾难向他袭来。一个晚上,他感到他的腹股沟处相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一个不幸的消息:他患了睾丸癌。约翰差点疯掉他多么想要一个孩子!为了保住生命,约翰只得摘除睾丸。更糟糕的是,手术不久,约翰又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因为癌症已经扩散,估计最多可以活24个月。约翰库缇斯听完,挥动他铁一般的胳膊,在医院乱打乱抓。他对所有的人咆哮:?你为什么宣判我的死刑?谁给你这个权利告诉我什么时候死?我要到自己想死的时候才会死。?那一刻,约翰想到了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回到家里,约翰鼓足勇气把患癌症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亲听了,用似乎很平静的语气说:?约翰,先是你的腿砰!它们没了。现在是你的睾丸砰!它们也没了。我担心,下次你就只剩下一个头了。?约翰听完,大笑起来。是啊,生命中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再失去一些又何妨?这次幸运女神终于再次眷顾了约翰。经过整整一年与病魔的抗争,约翰终于战胜了死神。2000年,约翰和里恩结婚了,同时还拥有了太太6岁的儿子克莱顿。约翰很爱他的儿子克莱顿,尽管克莱顿有自闭症、肌肉萎缩症、大脑内膜破损、心肌功能障碍等病症,他依然坚持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最棒的人物!?回首往事,约翰说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人应当拥抱痛苦笑对人生,而不只是与之苦斗。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如果赢了,则赢了;如果输了,就是输了。一切都有可能,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

 是啊,对于顽强而执著的约翰?库缇斯来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人类的历史,又何尝不是一部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进程?

不要灰心,不要绝望,对一切都要乐观……需要有决心——这是最要紧的,有了决心一切困难的事都会变得容易。——果戈理

2012年的清华新生入学的那一天,郭琼芳推着轮椅,看着轮椅上满脸阳光的儿子,此时此刻她的心中五味杂陈。15年了,15年了啊。儿子矣晓沅自从坐上这轮椅之后,双腿就再也没落过地。如今的矣晓沅,用行动向全世界的人说"这世上的事,只要有坚持下来的信心和勇气,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童年坎坷,一场大病夺走了一切

矣晓沅出生在云南的玉溪市,母亲郭琼芳是云南澄江县人。1986年大学毕业后郭琼芳就被分配到了云南省玉溪市任职老师。任职期间,正值青春年华的郭琼芳爱上了同在一个地区工作的客家小伙子矣长城。两人在工作中日久生情并喜结连理,婚后不久便生下了儿子矣晓沅。

1、难以消退的高烧

矣晓沅家中条件还是比较不错的,父母的学历和工作在当时都是很吃香的。本来这样的三口之家可以一直这样甜蜜下去,但是一场变故却彻底击碎了这个家庭。

1997年5月的一天,母亲郭琼芳照例像往常一样照顾儿子起床吃早饭。吃饭的时候郭琼芳发现儿子什么都不吃,小脸热的通红,母亲赶紧带着矣晓沅到附近的一所小医院看病。打过点滴之后,矣晓沅的发烧不再那么严重。

郭琼芳以为孩子没事,就带着儿子回了家。可是只平静了一两天,接下来的半个月内,矣晓沅的高烧又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高烧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医生建议郭琼芳带着矣晓沅到昆明市里的大医院去看病。

2、父母疏忽,酿成一辈子的遗憾

郭琼芳那时候工作离不开人,加上家里边还需要她照顾。她凭借自己医科大学毕业的经验,只是觉得儿子这种情况应该是最近发育期间的正常的情况,于是就没带着矣晓沅去昆明。谁知这一疏忽,却给这个家庭的以后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一次,郭琼芳给儿子剪指甲,刚碰到儿子的手指,儿子就痛的大哭。郭琼芳心头一紧,仔细看了看儿子的手,发现儿子的手明显水肿,甚至看着有些畸形。郭琼芳害怕了,赶紧联系老公矣长城,两人随即带着矣晓沅到昆明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医生对矣晓沅进行检查之后,面色凝重的对郭琼芳和矣长城说:"你儿子的病是类风湿关节炎,而且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这句话使得两夫妇有如雷霆轰顶,瞬间将一个家庭拉到了深渊。

接下来的时间里,即使矣晓沅非常配合医生的工作,但是自身的病情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由于大量服用激素类药物来控制病情,矣晓沅体内多处股骨头坏死。出院的时候,郭琼芳抱着矣晓沅痛哭,因为儿子再也无法跟正常人一样站着行走了。

二、小小的年纪承受着不一般的痛心

突如其来的意外压垮了矣晓沅的世界,从小心高气傲的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一次郭琼芳推车带着矣晓沅出来散步,看着小区门口修鞋的残疾大爷,郭琼芳安慰矣晓沅:"你看那个修鞋的大爷,即使双腿残疾,但是人家并没有垮掉,靠着自己的手艺活得自由自在。等到过两天,妈也在小区这边帮你摆个小摊子,现在的你学着修鞋配钥匙才能够有更好的出路。"

矣晓沅听到妈妈的话,虽知道这是在安慰他,但是高傲的他不愿屈服于如此的命运。在路过小区边上的一条小河边时,矣晓沅假借吃冰棍的理由将母亲骗走,自己推着轮椅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中。郭琼芳回来时看到水已经漫过了儿子的肩膀,一瞬间精神几近崩溃。

1、受尽病痛折磨的矣晓沅

她连忙跳入了水中将儿子从水里抱了出来,上岸后,郭琼芳抱着矣晓沅大哭:"儿啊,你要是走了,娘也就不活了。"矣晓沅被母亲的话感动了,他从没想过自己的离去会让父母如此难过,懂事的他抱着母亲说:"妈,没事了,咱回家吧。"

矣晓沅的童年每天都活在自卑之中,但好在上帝给他开了一扇窗。矣晓沅从小学习成绩就特别棒,小学毕业更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学。在入校前,郭琼芳深知环境的巨大影响,于是提前找到矣晓沅的中学班主任,声明了矣晓沅的情况。

班主任对这个孩子也是十分的在意,开学那天,班主任特地安排同班同学为矣晓沅举办了欢迎仪式,跟同学们说:"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矣晓沅同学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互相关爱,帮助矣晓沅同学,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话毕,一旁的郭琼芳深深的向老师和同学们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2、病情恶化,本就不顺利的生活又生变故

原以为矣晓沅的生活会从此趋于正常,但是世事难预料。2006年5月,矣晓沅的病情突然恶化,关节隆起,每动一下就会引起剧痛,而且那时已经十五岁的矣晓沅全身上下的体重只有不到四十斤。陷入痛苦之中的矣长城郭琼芳夫妇无奈之下再次为儿子办理了休学,随即带着孩子来到了北京博爱医院就诊。

在医院里,医生竭尽全力地为矣晓沅进行康复训练,矣晓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应医生的建议,父母带着矣晓沅回到了家里静养身子。那段时间的矣晓沅精神几近崩溃,他无法理解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公,上天已经剥夺了自己行动的权力,难道连学习的权力也要夺走么。悲愤的他在养病的那段时间用自己的内心感受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第一片落叶》。

3、父亲悉心开导儿子,帮助儿子走出阴影

父亲矣长城看着每日消沉的儿子,心痛如刀绞,他知道现在的儿子临近崩溃的边缘,稍微一些事情都可能摧毁他的情绪。一天父亲缓缓地走到矣晓沅的身边,向矣晓沅讲了霍金的事迹:21岁的霍金在青年求学的时候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医生推算他只有两年的寿命,但是霍金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即使自己最后接受手术后身体只剩下三只手指头能动,但是他从来买有放弃过学术研究,他所撰写的《时间简史》,堪称世界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望尘莫及的史诗巨作。

矣晓沅被这样的精神打动了,自己有这么多的亲友陪着,每天不愁吃不愁穿,相比霍金,自己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呢?于是从那时开始,矣晓沅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要用知识的高度去弥补自己身体的缺陷。

时隔一年,矣晓沅重返了学校。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之前的自卑,他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世界。看到之前的同学,他很热情的主动打招呼,有什么东西都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矣晓沅很快的融入了这个小集体。

时间过得很快,矣晓沅不负众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上了高中的矣晓沅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住宿,只能申请走读。母亲郭琼芳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每天接送儿子上下学,给儿子做饭,照顾儿子的起居。矣晓沅也很懂事,在学校成绩从未落下过,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他不敢让母亲失望,因为他知道母亲为了自己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高考后,矣晓沅考出了679分的好成绩。全家欢呼的同时也担心:高校愿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残疾学生呢。要知道建国后至今,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录取过坐在轮椅上的瘫痪学生。矣晓沅的事迹很快被当地反应给了清华大学校方,校方商议之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愿意录取这位优秀的青年。矣晓沅也成为了我国首例高校录取的全身一级残疾的学生。

进入学校之后校方给予了矣晓沅很大的帮助,不但破例允许郭琼芳在学校照顾矣晓沅,还把宿舍楼一楼的一所两居室空出来让矣晓沅和母亲一起居住。

如今的矣晓沅早已毕业走入了社会,他用这一辈子向全世界的人展示了生命的绚烂不在于身体的完整,而在于心灵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