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比赛比分

文章内容

北京申奥败给悉尼_北京申办悉尼奥运会弃权

tamoadmin 2024-06-11
1.1993北京申奥失败的背后:欧美联合打压,土澳内施诡计?2.朝鲜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因为中国和韩国建交)把票投给了悉尼是吗?朝鲜就是走狗3.1

1.1993北京申奥失败的背后:欧美联合打压,土澳内施诡计?

2.朝鲜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因为中国和韩国建交)把票投给了悉尼是吗?朝鲜就是走狗

3.1993年,北京仅两票之差申奥失败,究竟谁在使坏?邓小平道破玄机-

4.上世纪90年代,北京申奥失败原因

5.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一少将说:国外有人捣鬼,邓小平如何回复?

6.2008年奥运会朝鲜投票

7.北京申办奥运会相关资料

北京申奥败给悉尼_北京申办悉尼奥运会弃权

1993年虽然没有申奥成功,但与悉尼的一票之差,震惊了世界,同时也振奋了我们自己。“9·23”后,国内群众也纷纷写信给国家体委,呼吁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几个城市也都积极表示要申办奥运会。 1994年初的一天,国家体委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是否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和由哪个城市申办的问题。会议请了几个参加过申办2000年奥运会工作的主要人员列席,我记得有魏纪中、楼大鹏、都浩然、吴重远、屠铭德和我。大家讨论很热烈。 在是否继续申办的问题上,大家意见很一致:应该继续申办,要向世人表示我们毫不气馁的决心和信心。在如何申办的问题上,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要吸取上次的经验和教训,只是提出来表示姿态,不再大张旗鼓地进行;另一种认为,还是要跟上次一样,旗帜鲜明地、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三种意见认为,从今往后,把申办奥运会作为国家体委的一项日常工作,由国家体委外联司负责,不组织专门的班子。经过讨论也很快形成了一致意见:先提出申请,如何组织再另议。但在由哪个城市申办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讨论了很长时间。 当时已经提出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有上海、广州和北京。从硬件条件上看,三个城市的体育场馆设施相差不大,三个城市各有特点和优势。 上海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都不错,并且上海人办事很认真,组织能力较强。如果由上海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其组织工作和水平,在国内应该是最好的。 广州的经济条件好,组织能力也很好。如果广州申奥成功,肯定也会组织得很好,同时会提供高水平的体育场馆,广州的各项设施也将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这两个城市的积极性都很高。 北京的优势是明显的,中国没有办过奥运会,由首都代表中国申办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北京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方面是,北京有老大思想,开始的时候积极性不如另外两个城市高,迟迟下不了决心,直到上海、广州都已提出申奥后才提出来;另一方面是,北京市与国家体委已经配合申办过一次,还配合举办过1990年亚运会。在这两次配合过程中,都出现过一些不愉快的事,个别人的不良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再和北京市的个别同志配合。如果由广州或上海这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城市申办,在与国家体委的配合方面都会更好些。因此,会上有的老同志甚至说:“今后,我永远不会再和×××配合工作。再由北京申办可以,我也同意,因为北京是首都,代表中国申奥是合适的,但我个人不会再去奥申委工作了。” 我很理解他,因为我亲眼见过有人把他的心“伤”了的情景。 但是,经过大家认真的讨论,最后还是抛开了个人感情因素,达成了一致意见: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由北京申办,从国家的角度最合适;2.北京经过一次申办未果,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一切应以有利于申奥成功为出发点。因此,大家一致同意由北京继续申办奥运会。我很敬佩这几个老同志的精神。 会议最后确定,国家体委向中央建议由北京申办2004年奥运会。但后来中央没有批准,中央决定先不申请2004年奥运会,等时机更加成熟时再申办。 事实证明,党中央的决定非常英明、正确并具有前瞻性。 1998年,中央批准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是最适宜的。

参考资料:

《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1993北京申奥失败的背后:欧美联合打压,土澳内施诡计?

中国没有申办28届奥运会,中国曾经申办过27届奥运会,但在投票的最后一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之后中国总结经验,没有申办2004年的28届奥运会,而是直接准备并申办2008年的29届奥运会,并且一举成功。

同学们要知道1993年10月18日,当时的奥申委负责人在谈到是否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问题时讲道:“这是一件大事,我们需要征求全国人民、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的意见,经中央批准才能决定,现在还不能着急”。

申奥的背后

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体育发展情况来看,是合适的:从机遇上讲,1996年是美洲的亚特兰大,2000年是澳洲的悉尼。2004年是欧洲的雅典,接着就应该轮到亚洲或非洲了。

如真的轮到亚洲,则对我国是一个机会,因为当时亚洲只有大阪一个城市要提出申请,而且日本已经办过3次奥运会了。最后认为条件比较成熟,一致同意申办。

朝鲜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时候(因为中国和韩国建交)把票投给了悉尼是吗?朝鲜就是走狗

90年代初的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后,经济和国力都已具备举办一个高水平的奥运会的条件。而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展现了中国人的综合素质。

于是,在1991年2月,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申请, 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年,而且是中国传统农历龙年 ,公元2000年也具有了双重的寓意,12亿中国人热切渴望能够获得这个 历史 机遇。

不过,同样想要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却绝不止中国北京一个城市。后来据统计,当年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有30个左右!

面对高涨的申奥热情,国际奥委会一下犯了难,筛选来筛选去,最终确定了5个城市作为候选: 中国首都北京,德国首都柏林,英国工业重镇曼彻斯特,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和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竞争如此激烈,自然就有人动起了歪脑筋。首先跳出来的便是某些西方国家的政客,以各种理由阻挠北京申办奥运会!

1993年8月,在奥运会投票前一个月,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在访问美国时首先发难,公开叫嚣要求国际奥委会不要选择北京,随后美国、欧洲议会先后通过决议,反对将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交给北京。

这些政客们,口口声声称选择北京就是选择政治,但是他们自己却在对国际奥委会施加政治压力!

1993年9月,地中海城市蒙特卡洛,云集了全球数百家媒体以及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政要!尽管这座摩纳哥小城有着碧水蓝天的美景,但即将来到这里的中国代表团却要面对一场空前的激烈角逐。

9月16日,以陈希同为团长、何振梁为副团长的申办代表团抵达蒙特卡洛,申办大战如同万米赛跑一样,要在蒙特卡洛做最后冲刺。而在这之前,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都对北京申办奥运会表示欢迎,此时国内有舆论称,北京申奥已经胜利在望!

然而,“胜利在望”并没有变成胜利的把握。蒙特卡洛美丽的景色当中,实际上充满着短兵相接的气氛,让中国代表团想起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

事实上,在申办大战的最后时刻,西方媒介还在制造各种别有用心的谣言,最为典型的就是澳洲的一家媒体,恶意剪辑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的采访,表示中国方面声称如果申办不成功,就要“报复性”抵制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被惊动了,要知道此前几届奥运会就因为某些原因闹出过“抵制风波”,使得奥运会举办大受影响,弄得国际奥委会十分头疼。如今又传出此类消息,怎么不让萨马兰奇“杯弓蛇影”呢?

被这个消息惊呆的萨马兰奇赶紧找到奥委会委员、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何振梁,向他询问消息的真实性,同样大吃一惊的何振梁在经过核实后,确认此消息并不属实,萨马兰奇这才松了一口气。

而早已见过大场面、“久经沙场”的萨马兰奇在发布会后则是半开玩笑地对何振梁道:“不容易,你还活着!”

何振梁此时却笑不起来,因为他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据称,以西方各国组成的“包围圈”,要联手反对北京申奥,他们将在本国候选资格失去以后,投北京以外的其他申办城市的票!

对于中国代表团而言,要想获胜的最大希望,就是在第1轮投票中就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最后几轮形成欧美联手对付北京的情景!

可是,要想取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哪有那么容易?就在投票前两天,支持北京申办的埃及委员图尼因 健康 原因辞职,另一位北京的热情支持者保加利亚委员斯拉夫科夫因国内原因不能出席,这两位委员的缺席可以说北京的重大损失。

事情的走向印证了何振梁的猜测,9月23日,第1轮投票结束后,中国获得32票,澳大利亚30票,英国11票、德国9票、土耳其7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被淘汰,但中国也没能获得过半以上的票数。

投票随即进入第2轮,中国37票,澳大利亚30票,英国13票,德国9票,德国柏林被淘汰。投票进入第3轮,中国40票依然领先,而英国曼彻斯特被淘汰!

此时的候选城市只剩下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第4轮的投票,既是北京与悉尼两个申办城市的角逐,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热情、真诚与偏见、阴谋的对抗!

后来,在回忆起当时的投票场景时,何振梁依然耿耿于怀:

不出何振梁所料,第4轮投票,北京要面对昂格鲁萨克逊国家的联合阵线。

为了尽可能提前获知消息,何振梁曾与投票的监票人、塞内加尔委员姆巴伊约定用目光表示北京是否获胜。可是,当姆巴伊从检票室出来,把封了口的信封交给萨马兰奇主席的时候,他的目光却尽量与何振梁回避开了。

投票结束后,全体委员乘车去宣布表决结果的会场,此时何振梁知道情况不妙了,当到达会场时,早已等候在大门口的北京奥申委秘书长万嗣铨接到何振梁的摇头暗示,内心也是沉到了谷底.....

9月24日凌晨2点半,第4轮投票结果揭晓,当萨马兰奇当众念出“The winner is Sydney(获胜者是悉尼)”时,澳大利亚代表团激动狂欢,高声庆祝起来,而国际奥委会澳大利亚委员高斯帕(Kevan Gosper)走上台前,笑容满面地发表了获胜致辞。

而另一边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们,则是表情沉重,无语凝噎。最终,北京以43票不敌45票悉尼,无缘举办2000年奥运会。

中国的第一次申奥就这样折戟失利。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哗然,很多守在电视机面前的国人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有关于申奥失败的原因,很多人猜测,中国被逆转,是因为北方某国不满我国和韩国建交,故而最后关头倒向了悉尼。

还有人想到了东南的小岛,可是后来岛内代表吴经国在自己的回忆录透露了当时的抉择,明确无误地表明了为了中华民族和奥林匹克发展的利益,他选择的也是北京。并且他还留下了最有力的证据,用照相机拍摄了写着北京的选票!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才导致这次失利?

直到6年后的1999年,一切才水落石出。当时悉尼的一家报纸报道称, 为了取胜,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约翰·考兹竟然在1993年申办投票的前夜,以吃饭为名在酒店塞给两名非洲委员每人3.5万美元,以获取他们原本打算投向中国的选票!

事实也证明,考兹的这一手起到了作用,第二天的结果出炉后,悉尼正好以多出2票的微弱优势取得了举办权。

事情被曝光后,考兹却是死鸭子嘴硬,坚决否认这是贿赂行为:“ 我只是想(通过资助)帮助肯尼亚和乌干达的 体育 事业,我们应该向这些委员们表达出我们期望获胜的愿望。个人认为,这件事会鼓励他们投悉尼一票。 ”

7万美元,两张奥委会选票,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就这样在阴谋和诡计下破碎了,公平和正义被践踏,无数人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

等到中国下一次申奥成功,已经是8年后的2001年了,尽管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了完美的成功,但具有 历史 意义的2000农历龙年奥运,就这样被某些西方强盗从中国人手中窃取,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从一个 体育 弱国到今日的 体育 强国,我们中国走了多久?距离1932年中国代表刘长春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过去了90年;距离1984年选手许海峰获得第一枚中国的奥运金牌,过去了38年;距离1993年中国首次申奥失利,已经过去了29年!

29年,斗转星移。如今,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崛起成为世界上不得不仰视的存在,只是不知道曾经以卑鄙手段获得胜利的某些国家,看到目前的奥运会无人问津,内心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呢?

1993年,北京仅两票之差申奥失败,究竟谁在使坏?邓小平道破玄机-

的确是这样的,可以参看当时某人的回忆录。

中国当时做了很多,基本上都估算出了哪些国家能投中国的票。最后剩下悉尼和中国的时候,本以为问题了。万万没想到的是最信任的朝鲜居然没有投给中国。

上世纪90年代,北京申奥失败原因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经提出过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被我们后人称为“世纪三问”: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拿到奥运会冠军?中国什么时候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举办一届奥运会?”

1932年,刘长春作为唯一的中国运动员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对第一个问题做了回答。

1984年,随着许海峰一声枪响,中国奥运金牌榜顺利实现了“0”的突破,第二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估计当初提出这三个问题的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第三个问题,直到100年后的2008年才得到解答,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的那个不眠之夜,也成为了国人心中永远的回忆。

然而,我国的申奥之旅其实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曲折,早在1990年时,中国就在为申奥做出准备,然而,3年后结果出炉时,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韦唯和刘欢合唱的这一首《亚洲雄风》,可以说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而和这首歌戚戚相关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 体育 大赛。

自从1984年我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摘得15块金牌之后,全国人民的 体育 热情都被点燃了,也迫切的希望让世界看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新风貌。因此,举国上下对这次亚运会非常的重视。

1990年7月,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邓小平也专门于7月3日的上午,在国家体委以及北京市领导的陪同下,前往了国家奥林匹克 体育 中心进行视察。

看着这些崭新的 体育 设施,邓小平非常的高兴,也十分的满意。对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说道:“ 我这次来是要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现在有些年轻人总是以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

伍绍祖等领导原本以为邓小平指的是亚运会的事情,刚想附和,孰料邓小平紧接着说道:“ 我看这些工程建设都挺好,办个奥运会差不多了。

实话实说,当时的领导们还真没想过要申办奥运会这种大型赛事,虽然申办奥运能增加中国的影响力,但此事毕竟非比寻常,他们心里也没有底,因此大家只是沉默不语。

邓小平似乎看出了陪同人员心中的顾虑,紧接着说道:“ 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事,建设了这样的 体育 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很快,伍绍祖就将邓小平的意见向上面进行了汇报,中央领导也很快就同意了申办奥运。

对中国申办奥运会一事,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非常的支持,甚至在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前夕专门率领代表团来到中国,参加了开幕式,这在以往的亚运会上是从未发生过的。

9月11日,在亚运会开幕式上,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会见萨马兰奇时明确提出,中国希望主办2000年奥运会,而萨马兰奇也明确表示了支持。

中国申办奥运会一事,至此正式提上了议程。

1991年4月1日,北京市政府第1次公开宣布要申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并成立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奥申委”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亚运会筹备委员会的原班人马。当时我国的申奥口号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给北京一次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

中国首次申办奥运会,可以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社会 调查部门曾专门在全国和北京搞过两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现支持申办奥运会的民众分别达到了92.6%和98.7%。与此同时,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分别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支持。

在当时那个年代,奥运会并不只是一次狂欢,一次竞技,而是政治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也期待世界通过奥运会认识中国。

然而,中国申办奥运会却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横加干涉,为了阻止中国成功申奥,他们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当时德国、澳大利亚、英国都有城市参与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竞争,毕竟这是千禧年的第一届奥运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获得举办权,他们疯狂的对中国进行抹黑,以所谓“民主”、“人权”的为借口煽动对华仇恨情绪。

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北京不应该举办千禧年奥运会》的文章中,甚至声称“ 即使曼彻斯特失败,北京也不应成功。

英国外交大臣赫德访问澳大利亚时也无耻地宣布:“ 最佳的选择是曼彻斯特,万一曼市落选,大家就应该到澳大利亚参加奥运会,如果选择北京将是一个糟糕的主意。

当时美国已经获得了1996年第26届夏季奥运会的承办权,没有城市参与2000年奥运会的竞争。但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政府,却非要在这件事情上也横插一杠子。

当时美国国内对北京申办奥运一事有两种意见,一派认为绝对不能让北京申办成功,以避免中国通过此事变得更加强大,一派则认为北京可以申办奥运,妄想以此“西化”中国。

最终,前一种意见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美国公开反对在北京或中国其他城市举办2000年奥运会,要求国际奥委会的美国委员不要投中国。

对于美国这种连脸都不要了的行为,萨马兰奇于1993年6月19日在瑞士发表了一次讲话,要求美国尊重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放弃反对中国申办的运动。

然而,刚刚赢了冷战的美国根本没有理会萨马兰奇的呼吁,反而变本加厉起来,还通过了“‘强烈反对’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决议。

然而,不管西方国家怎样丑态百出,中国在前三轮投票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当时世界上很多人都相信,中国赢得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可以说是胜券在握。

第四轮投票结果将正式决定承办权的归属,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澳大利亚悉尼。澳大利亚方面在前几轮投票时,就不停地发表所谓的“人权”文章对我国进行攻击,在1993年9月蒙特卡洛会议表决前的关键时刻,澳方还搞出来了一出闹剧。

1993年8月31日,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对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张百发进行了采访。

在此之前,张百发曾对美国把政治带进 体育 一事表示过气愤,他一位美国朋友就表示:美国这么对你们,你们可以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

在这次采访中,张百发提到了此事,并明确表示:“我 们虽然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么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

张百发没想到的是,澳大利亚电视台竟然把他的讲话进行了“掐头去尾”的改编,每隔几个小时就推送新闻说“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妄图以此打断中国不断上升的申办势头。

好在,关键时刻又是萨马兰奇对中国提供了帮助。

北京时间1993年9月24日凌晨时分,萨马兰奇将会在摩纳哥蒙特卡洛正式揭晓2000年的奥运会承办城市。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但广大热情的人民群众都没有选择睡觉,而是屏息等待结果的出炉。

2点26分左右,萨马兰奇说道:“ 首先,我要感谢下面5个城市参与了这次竞选 。”

之后,萨马兰奇开始点名。在五个城市中,北京的英文字母排在最前面。因此他上来就宣读了“Beijing”。会场两边的大屏幕也显示了大大的“Beijing”。

当时很大部分收看直播的国内民众看到这一场景之后,以为中国申奥成功了,甚至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欢呼。然后,紧接着大屏幕上的英文单词就变成了“Berlin”(柏林)、Manchester(曼彻斯特)、Sydney(悉尼)······这下大家都反应过来不对劲了。

2点27分,萨马兰奇撕开信封宣布:“获胜城市是悉尼。”

在萨马兰奇宣布这一结果的那一瞬间,连澳大利亚人自己都愣住了,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开始欢呼、拥抱。

谁能想到,北京在前三轮投票中均领先的情况下,在第4轮投票中却被悉尼以“45:43”的比分反超了呢?

在投票结果出来的次日清晨,有人在北京头班地铁车厢的门口贴上了一个标语:“ 申奥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当时,申奥代表团的大家觉得,我国之所以以微弱的劣势败给了悉尼,主要是因为悉尼的设施条件比我们好,再加上西方国家不停地抹黑。当他们垂头丧气的回国时,本以为会受到国人的白眼,没想到在机场却受到了热烈欢迎,不由得很是感动。

在申奥代表团回国后不久,伍绍祖参加了一次国庆活动,并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

伍绍祖知道邓小平对我国能成功申奥的期望,因此面对邓小平时表现得很是愧疚。

然而,邓小平对此却看得很开,不但没批评他,还勉励道:“ 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

顿了顿,邓小平说道:“ 当我得知北京申奥失利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捣鬼。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直觉是非常正确的。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无休无止的抹黑,但是中国都予以了沉着应对,票数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怎么偏偏在最后一轮投票中被悉尼给反超了呢?

事情的真相直到1999年1月22日才正式揭晓。当时,奥运申办爆出了“贿选”的特大丑闻。

时任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约翰·考兹公开宣布,在1993年9月22日的晚上,他请肯尼亚委员穆克拉、乌干达代表恩扬维索吃了顿饭,给他们一人塞了3.5万美元,让他们投票时投澳大利亚。

穆克拉和恩扬维索两人见钱眼开,丝毫没有 体育 精神,当即同意了。此消彼长之下,北京最终以两票的微弱劣势惜败悉尼。

进入1998年后,中国开始为申请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做准备。这一次,美欧澳都不能申办奥运会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给我国捣乱。不过,这一次他们可没有之前那么铁板一块了,美国自己内部就有反对抵制中国的声音。

历史 的车轮滚滚而过,碾碎了所有宵小反对的声音。2001年7月13日的不眠之夜,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顺利落户北京,而北京也不负众望地给了世界一个惊喜。北京奥运会至今仍然被认为是 历史 上最成功,最难以超越的奥运会,没有之一。

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一少将说:国外有人捣鬼,邓小平如何回复?

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内幕

1993年9月23日,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举行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将投票选定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9月17日下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举行会议。会议还未开始,萨马兰奇就让秘书把几则电讯稿送给振梁看。萨马兰奇在电讯稿上写了“何”字,并在后面打上了个大惊叹号。振梁看了电讯后吃了一惊,原来是几家通讯社分别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发出消息,说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了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视台的采访。张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中国要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以报复。振梁不相信张百发会在这个敏感时刻发表这种授人以柄的谈话,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他又无法立即与代表团取得联系。

果然,执委会一开始,萨马兰奇就问振梁有没有抵制这回事,振梁毫不含糊地表示根本没有。萨马兰奇听后很高兴,立即让国际奥委会公共关系主任纳皮埃在当天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安排振梁讲话。

这天在蒙特卡洛,这件事马上被“哄”成了最大新闻。几家电视台一小时一次地播放“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还播出了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一些镜头来证明他们“言之有据”。西方几大通讯社一天几次地播发有关中国要抵制的消息,有的消息别有用心,说中国从来就把政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理想之上,以往就有过抵制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历史;说北京又在打政治牌,这次是想用抵制来“讹诈”国际奥委会以取得举办权。西方记者抓住所谓“抵制”问题,频频向我代表团发言人发难。

在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振梁对几百位记者开门见山地说明:“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目的,是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贡献,促进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与世界和平。不论表决的结果如何,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的立场将始终不渝。”记者继续追问“中国是否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你对张百发的讲话有何评论”等。振梁先用法语回答:“我不知道张百发先生有这类谈话,有关他的讲话显属误译误传。我想指出的是,我是中国奥委会的主席,我再重复一遍,不论蒙特卡洛的表决结果如何,我们将参加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他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穷追不舍的记者们终于不再提问。

事后了解,8月31日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采访张百发时,张百发曾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干涉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气愤的心情。他说,有一位美国朋友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张百发同澳大利亚电视台记者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没有想到澳大利亚方面把这段讲话掐头去尾地加以制作之后,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并且把内容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澳方的真实意图就是在临近表决之时,突然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使我们难以在短短的最后关头翻过身来。

1993年9月23日晚上8时,最后一轮投票结束后,全体委员到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投票结果宣布大会。会前,振梁曾同万嗣铨商量好,由万在他的旅馆门口等着,这里是振梁从会场到路易二世体育馆的必经之地。如果申办有望成功,振梁以向万微笑招手为号;如果没有希望,振梁将无任何表情和手势。天下着大雨,振梁在约定的旅馆门口没有见到万,而是在体育馆门口见万伫立在那里,满脸期待的表情。两人的眼睛对视了一下,振梁就转过脸去。进入体育馆,振梁对萨马兰奇说:“看来悉尼获得了主办权。”萨马兰奇说:“你怎么知道呢?也许是北京呢?信封打开之前,谁也难以确定谁家获胜。”振梁说:“不,曼彻斯特的支持者大多数将支持悉尼。”萨马兰奇走上主席台,他庄重地掏出信封,取出表决结果,然后宣布:“胜利者是悉尼。”

此时此刻,振梁感到特别难受。虽然一切在他意料之中,但看到台下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同志们的表情似乎凝固住了时,他真感到受不了了。而全世界电视观众看到的是,振梁在主席台上大度地祝贺他身边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的高斯珀。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

其他原因还有

1.最后一轮曼彻斯特被淘汰后,欧美的票都流向了悉尼。

2.悉尼在环保,硬件方面确实比北京好一些。

2008年奥运会朝鲜投票

1993年9月23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将会最终决定奥运会举办地的归属。当时,摩洛哥的蒙特卡洛下起了罕见的大雨,中国代表和澳大利亚代表,都带着本国人民的期待走进了会场。

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双方的陈述报告都非常的精彩,尤其是中国的陈述报告,有理有节,引起了很多与会成员的共鸣。事实上,在前三轮投票中,中国一马当先,很快就入围决赛。

但谁都没有想到,等到第四轮决赛投票的时候,我们却输给了澳大利亚。

根据当时与会人员的回忆:中国代表成员内心五味杂陈,他们不能继续保持微笑,因为害怕让国人以为我们赢了,但又不可失了风度,丢了中国的脸面。

当时,波多黎各委员对中国代表何振梁说:“你的话打动了我的心,我知道昨天你微笑着向悉尼致贺时,你的内心在流泪。”

对于这一幕,可能很多现代人都觉得不太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后来申办成功了2008年的奥运会,而且还办得轰轰烈烈,被载入史册。若是再说起1993年的第一次申办奥运的惨痛经历,或许只有老一辈人记得。

我们先把时针拨回1993年9月,当时第27届奥运会申办在即。面对这一盛况,无数国家都在积极争取。

以那时的形势而论,此次申办奥运的热门国家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自然不用说,这个国家本来就是发达国家,背后有英美大国的扶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早在1956年的时候举办了一次奥运会,因此举办经验丰富,有良好的举办设施器械。

不过相比较而言,中国也丝毫不差劲。

在1993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于当年排世界第10位。而且中国的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基建狂魔”的苗头已经初步端倪。反正从实力上来说,中国是完全不弱于澳大利亚的。

而且就当时的中国来讲,我们还有两大优势,一个是拉美国家的委员绝大多数都支持中国的北京,另一个就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密切,总之大部分非洲国家是非常愿意支持中国举办奥运的。

不客气地讲,我们手握大量第三世界国家的票数,从前期的估计来看,理论上的赢面会更大一些。而事实上,当时中国的代表也的确信心满满。

早在1990年的时候,邓小平就已经在公众场合说过:“我看这些工程建设都挺好,办个奥运会也差不多。你们敢不敢申办一次奥运会?”

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就一直在努力准备,这其中包括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北京奥申委的挂牌。

对于中国而言,申办奥运是中国向外界展现文明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开放,让中华文明重新走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

所以在做好了前期准备,得到了大量国家支持后,我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投票真的会如预期一般吗?答案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当时在做报告陈述的时候,澳大利亚代表一开始就剑走偏锋,他们不按常规介绍澳大利亚申办代表团的成员,而是突然播放起了悉尼风光的短片。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风景优美,尤其是悉尼,这座城市更是结合了现代文明和自然风光。因此,当悉尼的美丽景色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各国代表就已经对悉尼产生了好感。

而后澳大利亚更是用了一个战术,它不说举办奥运会有哪些准备,而是直接指出自己曾经举办过奥运会,而且这次还是他们连续第三次申请举办奥运会。

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澳大利亚对于奥运举办的成熟,以此来凸显优势,毕竟此次还是中国的初次尝试。

凭心而论,澳大利亚代表的演讲和先声夺人,的确给北京申奥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还直指我方要害。

不过,正如上文所说,中国代表拥有第三世界的支持,这是关键所在。而且当年自从邓小平提出申奥计划以后,我国已经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之前的亚运会也表现得十分出彩。

因此,澳大利亚的言论未必能定鼎乾坤,接下来还得看第四轮投票结果。

事实上,在前三轮投票中,我方一直都占据优势,例如在第3轮投票中,北京占据40票,而悉尼只有37票。但可惜的是,曼彻斯特还有11票,这些代表有可能将票投给澳大利亚。

面对这一场景,中国代表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生死就在这一刻。

不过澳大利亚的代表似乎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这一切让人很是担忧。但来不及细想,第四轮投票开始了,结果最终却是让人失望,北京以43票输给了45票的悉尼。

得到这个结果后,中方代表如晴天霹雳一般。当时的何振梁先生特别难受,只能落寞地离开会场,伴随着当天的大雨,中国人民的沮丧之情在这一刻难以言表。

三年以来,无数国人放弃了节假日。为了这一天克服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眼看胜利就在眼前,却突然就这么输了......

何振梁先生不能接受,全体国民也不能接受。那么问题来了,当年我们明明是占据一定的优势,为何却输在了第四轮呢?

根据当时举办奥运的条件,申办国必须确保国家政治稳定,必须是一个 体育 大国,而且拥有举办奥运的经济实力,拥有举办奥运的基础设施。当然还需要拥有举办奥运会的经验。

在这上述的五个条件当中,我们除了举办奥运的经验以外,我们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输给澳大利亚,甚至还超过对方。

例如当时中国抗苏抗美,政治自主堪称世界一流,而且国防综合实力在世界排在前6位。在经济方面我们也拥有了第十的排名,比澳大利亚还好。所以从明面上的数据来看,中国是不输给澳大利亚的。

而且举办奥运不仅要国家实力,还需要各国的投票。但正如上文所说,中国得到了非洲国家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行为后,中非各国的交流可谓是极其密切。

再加上拉美国家的鼎力支持,从票数上我们也不应该输给对方才对。

然而,绝大多数县的人都忘了一个背景,那就是当年的冷战格局。别看中国与美国建交,而且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还保留了意识形态的传统,因此他们排斥甚至敌视中国参加世界性的活动。

正如当时的某些西方学者所说:中国申办奥运是一个政治事件,而非是国家竞争。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开始重点强调人权,动物保护和环境等问题,各种抹黑中国的报道层出不穷。

美国的捣乱可不仅仅是鼓动西方国家全力支持澳大利亚,更是直接在政治方面施加压力。例如当时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指责中国是无人权国家,必须通过一切政治手段反对中国举办奥运。

又例如,在参议院60个议员给国会写信反对北京申奥以后,美国后来制造了银河号事件等前后20多件制约中国的严重事件。

如此举动,使得中国深奥团队在国际上一度陷入困境。就这样美国人凭借舆论战,使得少量西方国家和一些中立的国家不太看好中国,就在这样的舆论影响下逐渐倾向于选择以“文明”自称的澳大利亚。

当然,虽然美国和西方国家来势汹汹,但如果回顾 历史 我们会发现,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也的确不虚。虽然中国强调和平共处,但我们也依旧坚持独立自主。

所以,西方人指责的人权和环境问题,我们都以事实和大国姿态反驳对方。至于其他的严重政治事件,我们则以“和平为主,但绝不屈服”的态度来解决事件。

因此,真正到投票的时候,熟悉中国的非洲国家依旧支持我们。而中国负责任的姿态,也使得拉美国家对我们十分信赖。理论上来说,当年我们和西方国家的博弈,其实打了个平手。

但是,我们的对手可不仅仅只是庞大的西方集团,还有直接对手澳大利亚。

作为当时举办过一次奥运的国家,澳大利亚不仅有这只包蕴的经验,而且环境优美,经济也发达。所以,在背后势力的支持下,他也在想各种花招来阻止北京申奥。从开场的播放风景片,再后来暗示中国是新手,他们所使的花招其实一点都不少。

不过,和中国与美国的博弈一样;在前期的博弈中,澳大利亚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优势。

然而,当时也是时运不济,一个是偶然因素让我们失去了票数,另一个就是澳大利亚直接采取的不正规方式取得了成功。

先来说偶然因素。若大家查阅当初投票的各国代表,会发现有两个国家缺席,这两个国家分别是埃及和保加利亚。

埃及代表人员一开始就表示对中国支持,埃及这一票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可惜,埃及代表年老体衰,结果在投票之前因身体缘故,不得不离场,如此中国痛失一票。

至于保加利亚,这个国家的态度不明确,但他的票可以决定中国的命运。然而保加利亚爆发了内乱,所以该国代表没能投票。

就因为这两个偶然事件,结果中国差了澳大利亚两票,不得不说,澳大利亚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除了偶然因素以外,还有澳大利亚人的手段。

在澳大利亚票数落后于中国时,澳大利亚居然找到了两个非洲国家的代表,一方面请他们吃饭,给予他们以利益,另一方面还给予了每人3.5万美元的 体育 补助。

可气的是,这两个代表本来是选择投中国的,但在澳大利亚的非常规手段面前,他们选择了澳大利亚。

就这样,有4票莫名其妙地飞了,尤其是其中至少有三票本来属于中国,本来妥妥的胜利之举,却输得这么惨痛,怎么看都让人痛心。

当时就连澳大利亚的委员高斯珀在投票之后,都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可能有些同事在把票投给悉尼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北京。”

申奥代表团回来后不久,少将军衔、 首任 国家 体育 总局 局长 伍绍祖当时参加了国庆一个庆祝活动,而邓小平一见到他就关心的询问起前几天北京申办奥运会失败的具体事宜。

伍绍祖则向邓小平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蒙特卡洛最后的投票情况,并有些愤怒的说道:“国外有人捣鬼。”听到这话后,邓小平沉默了片刻......

其实这个缘由也在他预料之中,当时邓小平在得知 申奥失利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也是有人在捣鬼。

但别人是别人,事情没做好,也要从自身身上找一些原因,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让别人再也没有借口,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针对这次竞选失败,邓小平的回复并非一味感慨西方的刁难,而是对自身问题进行了总结。

当时邓小平说:“西方什么允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之后还用极其慈祥、平静的口气向其说道:“申办不成,没有关系的,我们总结经验。”

邓小平的这席话,既有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抨击,也有从自身因素找原因,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条件,申办奥运会,不得不说这充分体现出一代伟人的远见卓识。

其实, 当时我国申办奥运除了受到刁难外,也的确有一些不成熟的东西,尤其是申办奥运的技术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国际标准问题,这些都比亚运会要更严格一些,我们仍然需要继续磨练。

另外,按照当时的奥运会传统,每一个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都很难一次性获得成功,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四五次,虽然我们当时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北京想要一次就取得成功,那还是比较难的。

不过,中国有过愚公移山的传统,所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难而退。

果然,之后中国知耻而后勇,我们进一步强化的改革开放,而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建设能力。

到1998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已经突破1万亿,改革开放更是欣欣向荣,中国让世界人们看到了美国谣言的虚伪。

因此,就在当年我们再一次申请参加奥运会。而这一次,其他国家早已认知了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升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这一次申奥的团队更加自信,即便有些国家再想刁难也无济于事。

2001年正式投票时,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人员纷纷前来祝贺,“此次北京准没问题,别忘了请我们吃饭。”第一次申办没有投北京票的奥委会委员也表示:“对上次申请我很抱歉,但今天我看你们条件具备了。”

更让申奥成员激动的是,中国代表接触了50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过去大家还在探讨中国是否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如今大家清一色的给北京举办奥运会提建议。

前后对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北京申奥也已经不可阻挡。

果然,最终的投票结果出来了,北京赢得了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资格,与会成员热烈庆祝,等消息的中国人民也是热泪盈眶,这一次我们终于洗刷了屈辱。

回顾曾经的 历史 ,我们有2008年举办奥运的荣誉,也有过第一次申奥过程中的屈辱。前后的对比,简直恍如隔世。

我们无需为曾经的失败而耻辱,更不应该为2008年的成功而自傲。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前后对比的差异,不是因为西方代表态度的转变,而是因为我们自身变强了。

当年我们的实力还未真正强大,所以西方能够发动20多件重大政治事件刁难我们,也可以让舆论攻击我们没人权和破坏环境。

而今,我们拥有了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拥有第一工厂的基础,所以,西方国家必须要接纳我们。

另外,上世纪90年代处在冷战斗争的末期,当年世界以对抗为主,经济交流为辅。

所以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申奥是一个政治事件。但如今,经济全球化是主流,和平与贸易是大家的诉求。因此,中国举办奥运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代表着美好未来的到来。

作为一个 历史 的见证者,我们为北京奥运而自豪,为人类的美好发展而骄傲。

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切的美好都在于我们的发展和自身的实力,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总之,从根本上来说, 体育 与国运息息相关,国运盛,则 体育 兴。

北京申办奥运会相关资料

2008年奥运会朝鲜投票

很多人都知道1993年因中国与韩国建交,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因此朝鲜投票给澳大利亚悉尼,致使中国北京以45:43两票之差输给澳大利亚悉尼。2001年投票选2008年奥运会朝鲜投给了中国北京。

1993年,北京申请举办20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最终在最后一轮的投票中以2票之差败于澳大利亚悉尼。

1998年,北京提出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1998年11月25日,北京递交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1999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接受北京的申奥申请。

2000年2月1日,确定了北京申奥会徽和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申奥网站正式开通。

2000年6月20日,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申请报告。报告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向申请城市提出的22个问题,陈述了关于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计划和构想。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共五个城市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0年9月8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秘书长王伟带队的奥申委考察团先遣团一行10人,从北京出发,前往悉尼,借悉尼奥运会宣传奥运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表示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同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上报的带有英文候选城市字样和国际奥委会五环标志的会徽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

2000年12月,北京奥申委成龙为申奥形象大使,随后又与杨澜、巩俐、邓亚萍和桑兰四位女性签订协议,她们和后来加盟的刘璇、王治郅等一道竭力宣传北京申奥,并利用各自的国际关系,帮助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2001年2月19日-2月24日,由荷兰人海因·维尔布鲁根和瑞士人吉尔贝·费利领衔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17名成员对北京申奥工作进行考察。评估团评价,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民强有力的支持。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定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随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