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比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事

文章内容

美国篮球梦之队标志_美国篮球梦之队名单历史

tamoadmin 2024-07-22
1.美国男篮为什么叫“梦之队”2.美国篮球为什么叫梦之队.梦六梦七有是怎么排的顺序呢?3.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取消对专业运动员的限制后,美国派出

1.美国男篮为什么叫“梦之队”

2.美国篮球为什么叫梦之队.梦六梦七有是怎么排的顺序呢?

3.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取消对专业运动员的限制后,美国派出了所向披靡的篮球“梦之队”。

美国男篮为什么叫“梦之队”

美国篮球梦之队标志_美国篮球梦之队名单历史

狭义的“梦之队”是人们对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美国男篮的称呼。这支球队因为囊括了当时几乎所有的NBA顶尖选手而被人们看作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篮球队 ,着实如梦如幻。但当时并没有后来“梦之队”的叫法,该队本身也只叫“梦之队”而非“梦一队”。 而广义上的“梦之队”则是指自1992年之后(而非92年前),历届由NBA职业球员为骨干所组成的参加男篮世锦赛或夏季奥运会的美国男篮(注:参加1998年世界篮球锦标赛的那一支美国大陆篮球协会CBA/美国大学生队一般不认为是梦之队),依成军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被冠以梦二队、梦三队……之称。第二支梦之队(即“梦二队”)在1994年的多伦多世界篮球锦标赛上夺取了冠军。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梦三队和梦四队也都拿到了奥运金牌。

2002年的世锦赛“梦五队”6胜3负名列第6、2004年的奥运会半决赛“梦六队”输给阿根廷、2006年的世锦赛“梦七队”再度负于希腊止步半决赛。

自2008年以来“梦八队”、“梦十队”、“梦十二队”已经在奥运会赛场24战24捷,连续第三届奥运会完成卫冕。2010年的男篮世锦赛“梦九队”、2014年的篮球世界杯“梦十一队”也都以全胜战绩拿到了冠军。

美国篮球为什么叫梦之队.梦六梦七有是怎么排的顺序呢?

看了“♂流行★主教♀ ”的描述我想补充一下:

由于自1992年NBA球员被允许参加奥运会以来,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都是由世界篮球的最顶极联赛--NBA的超级球星组成.让人感觉这种队伍“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所以叫做“梦之队”。

一般在有国际重大比赛(如奥运会、世界男篮锦标赛)开始前美国篮协会开始组织聘任教练,选拔“梦之队”球员。自乔丹领衔梦一队在巴塞罗那夺得冠军以来梦之队取得了许多荣誉,但是最近两年以来梦之队的实力优势越发不明显,在全球范围内能与其抗衡的队伍越来越多,尤其是梦四队输给南斯拉夫获得世锦赛亚军,梦五队获得雅典奥运会铜牌后。

那么梦之队是怎么排序的呢?

1992年的第一次参赛梦之队(梦一队)是为了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梦二队是为参加1994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举行的世界篮球锦标赛选拔的;梦三队是为参加在美国本土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1996年夏季奥运会组建的;梦四队是为了参加2000年奥运会组建的;梦五队是为了参见2004年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组建的;梦六队是为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而组建的;由此类推,现在的梦七队是为了这次在日本举行的世锦赛而组建的。你明白了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取消对专业运动员的限制后,美国派出了所向披靡的篮球“梦之队”。

奥运会纯业余运动时代早已结束:奥运会已向包括美国NBA在内的职业运动员开放。

所谓的职业运动员,是指参加带有明显商业性质的职业比赛,以此来获取收入维持生计的运动员,比如NBA球员、职业网球运动员等。

对职业和业余问题的争论,自1896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职业的定义很简单:它表示一名选手或运动员的表演或教学是收取报酬的,这种报酬构成了他生活的主要手段。基拉宁的前任布伦戴奇固执地认为,真正的奥林匹克冠军应当是“纯粹业余”的,即使是在失去收人的情况下,他也不能收取报酬,或收取的报酬不能高于旅行或比赛期间食宿的基本费用。而现实中却难寻“纯粹业余”的运动员。

东欧国家特别强调坚持“纯粹业余”的原则,因为这些国家没有商家对运动员的商业赞助,但是运动员的报酬是国家提供的。西方人认为所有的东欧运动员都是职业选手,因为他们在事业颠峰时期可以不从事其它工作。东欧人则认为只有那些获取收入的西方运动员才是职业运动员。事实上,他们双方都不是“纯粹业余’的运动员,接受国家赞助和接受商家赞助的实质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业余”的定义问题一直困扰着奥林匹克运动。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重要问题才提上日程,并导致规则的修改。

奥运会创立的初衷是鼓励人们参与其中,提倡重在参与,纯洁性被放到了极高的地位,所以就限制那些以参赛为生的职业运动员参加,防止金钱玷污了奥运。但到了后来,随着职业赛事规模迅速扩大,再进行完全的限制已经不现实了,所以限制职业运动员参赛的规定开始放开了。

从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以来,为了维护"业余原则",国际奥委会一直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业余原则"的确立,从一开始就让国际奥委会背上了包袱,一系列矛盾接踵而来。一方面,运动员身份的界定成为多年来困扰国际奥委会的头疼问题;另一方面,业余选手越来越难以符合国际奥委会提出的"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使得奥运会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都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来自民间和国际奥委会内部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的代表大会上,国际奥委会终于从《奥林匹克宪章》中删除了有关"业余原则"的规定。1988年,当职业网球选手出现在汉城奥运会赛场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业余原则从一开始就有其不可操作性,它不仅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现实。由于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中,纯粹的业余运动员不复存在。各国或明或暗给奥运选手以经济补贴成为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上一世纪末期的业余主义,必将严重地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80年代的改革彻底取消了这一限制,宣布奥运会向世界上一切最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就保证了奥运会的比赛具有最高的竞争水平和观赏价值